植物研究

上过太空的植物更受欢迎,它们基因突变,年创 

来源:植物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5

众所周知,宇宙环境十分恶劣,不仅存在极低的气温,还存在各种各样的辐射,即使宇航员穿上宇航服待在飞船里,也多少会受到太空辐射的影响。当然太空辐射也并非只有害处,上个世纪就有科学家发现太空辐射的作用原理,提出了利用太空辐射来引诱植物基因变异的想法。这种想法最终实现了,于是出现了航天育种。

根据报道,国内的草业航天育种专题研讨会在甘肃兰州举行,会议上一种名为“中天一号”的紫花苜蓿种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根据介绍,这种植物种子已经经过了科研人员长达16年的选育,如今已经通过了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而且试验结果证明它长出来的苜蓿草质量优、形状突出。

该消息再次引起了公众对航天育种的关注,许多人想知道航天育种的原理是什么?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什么是航天育种?

航天育种,也被称为“航天育种”,它指的是把植物的种子或者试管种苗,通过高空气球或者返回式卫星的方法送上太空,接受太空的“洗礼”。所谓的“太空洗礼”,指的是育种样品经过太空环境的作用后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科学研究发现,太空环境十分复杂,其中存在着高能离子辐射、强磁场、高真空等条件,会导致植物样品或种子发生基因突变。

而基因突变是随机的,无法朝着人类所希望的方向变化,因此去了太空一圈回来的植物样品还需要经过一系列选育过程,才能投入商业种植,这就是航天育种的原理。航天育种依赖的是独特的太空环境,这种环境是地球上任何一个实验室都模拟不了的。航天育种会使植物样品拥有高产、早熟、较强的抗病能力等性状,但同时也会导致成本高、育种周期长等问题。

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航天育种

虽然中国的航天发展比美国、苏联要晚一些,但是我国的航天育种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第一批被送上太空的种子并不被寄予厚望,那时候的科研人员只希望能在去过太空的种子中发现太空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回到地球上的种子经过种植后确实表现出了与普通种子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有的萝卜种子能生长出更加茁壮的幼苗,大蒜种子能长出150克重的大蒜。

之后我国继续开展一系列的航天育种实验,尤其是从1999年神舟一号开始,几乎每一次飞行都会进行航天育种的实验。如今20年过去了,我国累计完成了超过5000份的空间搭载诱变实验。大量上过太空的种子返回地球后经过选育和研究,最终出现了超过200种植物已通过了国家部门和省级部门的审定。

航天育种如今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相信不少朋友小时候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就阅读过关于太空育种的课文,从中我们了解到发生基因突变的农作物会变得异常。经过将近40年的发展,我国的航天育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根据相关统计显示,目前航天育种已经在超过240万公顷土地上展开,促进粮食增产约13亿公斤,换算成直接经济价值已经超过了2000亿元。

这些数字就是我国航天育种发展的直接体现,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能在一些超市中看到太空椒、太空番茄等食物的售卖,这说明航天育种的一些成果不仅经过了国家和省级的评审,还投入到了商业种植中。当然目前市面上所能看到的航天育种产品还是比较少,这可能与成本高、培育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等原因有关。

相信不少朋友还是想要尝试航天育种的产品,希望航天育种能够给普通百姓带来更多实惠。

资料来源

环球网 9月3日 《被搭载“上天”的作物种子,发挥了什么作用》

上一篇:传闻“木香”会诱发肝癌,其实是另两种植物让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