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研究》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羊城晚报记者从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处获悉,根据2021年最新完成的《海珠湿地植被调查报告》显示,海珠湿地目前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146科835种,较2012年记录的294种增长了将近3倍之多。
根据2020年植被修复科考大赛期间,新记录的植物多达225种,其中包括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Ⅱ级的水蕨 、舟山新木姜子和美冠兰。
2021年最新昆虫调查在海珠湿地记录到昆虫539种,调查取样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昆虫样本种群及数量都较往年有了大幅提高。
海珠湿地鸟类从2012年的72种增加到180种。根据2021年2月5日颁布的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海珠湿地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6种。
其中黄胸鹀(俗称“禾花雀”)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名录,蓝喉歌鸲、红嘴相思鸟、黑喉噪鹛、画眉、云雀、白胸翡翠、蓝喉蜂虎、水雉、鸿雁等9种升级为国家二级保护物种。其中画眉、鸿雁、黑喉噪鹛以及红嘴相思鸟,在海珠湿地范围内种群较多,数量稳定增长,较为常见。
据悉,2012年,广州市在权衡超过万亿元的商业开发价值和生态保护之后,建立起海珠湿地。占地面积1100公顷的海珠湿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城央湿地。
建成9年以来,海珠湿地秉承“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以及“原生态、微改造、少干预”的理念,积极开展湿地修复与保护工程,使得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一方面,以自然的原生态为主,依托潮汐动力实现水体的自然循环,优化海珠垛基果林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丰富和提升生物多样性。经过乡土物种复种、栖息地营造、生物多样性提升、分区管理等保护措施,生态系统得到全面恢复。
另一方面,传承岭南生态智慧,恢复乡土植被。从生态系统整体性角度出发,通过实施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保护修复手段,恢复岭南垛基果林湿地、基塘湿地和城市小微湿地群。
再者,营造“昆虫旅馆”、“浮排”、草滩鸟岛等特色生境,重建海珠“五素同构”( 基,果,水,岸,生)的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构架,恢复湿地生态调节功能。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金羊网
文字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图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
来源:羊城晚报掌上羊城
上一篇:盘点植物大战僵尸与艺术相关的3个关卡,最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