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研究》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地理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调查活动。这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指明了方向。校本活动,立足校内,可以充分挖掘、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感兴趣的各种地理课程资源,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主题确立
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周日晚返校,周五下午放学回家,在校时间长。校园占地达8万1千平方米,绿化率达50%,一年四季绿树成荫。美丽的植物将校园装点得生机勃勃,它们陪伴着师生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每一天,可许多人却未必叫得出它们的名字,说得上它们的习性。这些与我们朝夕相处的绿树芳草就是很好的地理课程资源,师生们也有很强的认识和了解它们的意愿。于是,我们成立了“厦外校园植物研究小组”,开始了校园植物的调查研究活动。
二、活动实施
1.研究内容
我们以校园里所有的草本、木本(灌木、乔木)植物为研究对象,调查各种植物的名称、种类以及在校内的具体分布情况,了解植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情况,进行校内植物挂牌和《校园植物志》的编辑出版。
2.研究方法
首先根据校园地图的绿化分布划分调查样地。然后设计调查路线,沿调查路线在校园地图上标注调查样地的顺序,有利于资料库的建立和记载。在样地内对植物的株数、种类等分别作测量统计,并拍摄下每类植物的所在位置、整体特征、局部特征(例如叶子、花等),并对应记录调查日期、生存的状态等。
3.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资料准备(约1个月)。包括六大方面:一是校园地图获取;二是植物调查方法的学习;三是植物分类等基础知识积累;四是植物图鉴收集(包括图书、专业网站、有植物挂牌的地点等);五是请教专家(有复旦大学生物学院的博士、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院的老师、厦门市容管理先进工作者等等);六是小组成员分工安排等。以此为基础建立资料库。
第二阶段:校园植物调查(约1.5年)。根据调查样地进行植物调查,将每块样地中植物的种类、数量进行统计。我们将每种植物的位置标注在校园地图上,同时用相机照下相应植物的位置、整体图、局部图(叶、花、树干或其它特征),并在笔记本上简单对其特征进行描述,便于鉴定。每调查完一块样地后,便对所统计的植物进行鉴定。鉴定方法多样(例如根据图书鉴定、请植物专家鉴定、网络鉴定等),但不管用何种鉴定方法,最终要落实到已出版的图书中,才做最终确定。最后查找出植物中文名称、拉丁学名、产地分布、生活特性等。
第三阶段:制作校园植物牌(约1个月)。海选征集植物挂牌设计并进行最终方案的设计。根据每种植物数量的多少及在校园的分布确定每种植物挂牌的数量,根据植物的高度确定挂牌的形式(乔木或大灌木采用挂牌,小灌木或草本采用插牌)。
第四阶段:编辑《校园植物志》,制作校园植物检索表(约3个月)。把调查好的植物按照字母排序进行整理,每类植物的内容包括植物中文学名、拉丁学名、别名、科属、产地分布、生活习性、用途、形态特征、在校园的位置,并配上整体图及局部图。每个成员分配相应的植物种类进行整理、校正,然后采用交互校正,进一步减少错误。整本图书的主体为植物志,还包括序、编制说明、校园平面图、目录、组员感想、参考书目、后记等。
三、研究成果
1.提出建议
我们认为,学校绿地面积广阔,绿地覆盖占校园面积的50%,校园绿意盎然,环境优美;乔木、灌木、草本植被等交互配置,体现了“立体绿色”的理念;植物种类多样,据初步调查约有150多种,大多数能适应环境、较好生长。同时,我们对校园绿化工作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①可在香樟大道旁种上各个国家的代表性植物(以灌木为宜,适合本地生长),然后在旁边竖立各国的旗帜,既增加美观感,又体现外国语学校的特色。
②在绿色校园的基础上争创彩色校园,建议多引进一些花季较长的植物,或者将植物的花季相隔开,这样使得校园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
③植物标示牌可以根据植物的种类设计,或悬挂或扦插,标示牌样式可根据植物的特征设计,或叶形或花形等。
上一篇: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乐学种植园建设应用案例
下一篇:没有了